/media/m/HJVTY3uxRIiyyQFqM6eZZw.jpeg

很多事你不能真正明白。

最近老是有看老电影的想法,老了。
/media/m/thumb-63-ZErtsQV2D_4f5HrIEDg.jpeg

除了童年娱乐太贫乏,以及后来的周星弛,很少重复看老电影。

真喜欢屋顶上喝啤酒那一幕啊。

二十多岁看周星驰那些电影的时候,从未想到过有一天回头再看,会看到哭。

这段时间,老听到一句歌词,虽然以前也听到过,觉得毛骨悚然。
原来猫头鹰古时候叫“枭”。
昨天晚上的风应该很大,客厅的枕头都被吹走了。
“我的生活迄今已经远远超过青少年时期的向往……十五岁时,我想象自己七十岁时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,一头波浪式的白发。如今我的头差不多都秃了。”——《坚决的意见》 ​​​
《上海堡垒》这个标题其实蛮不错的。
这些年观察到一个现象,我国人民在宏观上对规划报以极大的热情,但微观上,比如个人际遇,则更相信奇迹而轻计划,跟奥派经济学的精神正好反过来。
“去掉那些形容词,剩下的就是事实了。” — 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
为什么我强调概念要清晰?现代中国人对“自由主义”这个舶来概念理解的肤浅程度令人发指。
刚看完《乐队的夏天》瞄了下《中国好声音》,后者的歌为什么大部分都像屎一样……多年前刘欢那一季还有些爵士啊什么的多种风格。不过导师们应该很有钱。
自从在中心书城把“中国人寿”看错成“中国人妻”之后,今天开车路过大运Coco Park把“巨幕电影”看成了“巨屌电影”.

离奇的人间,无辜的小孩。

以前洗澡是先洗脸后洗头然后洗躯干四肢啥的,现在改变顺序把洗头放最后面。 结果常常忘了洗头,然后睡到床上了又回去洗一次。
那照片让人心碎。
新裤子的花火有点出乎我意料啊。2002我刚毕业在广州感觉孤独的时候反复听过我去两千年,盘尼西林那个小伙子说必须改小众一点的,New Boy,我一下没回过神来,小众?后来想了想,应该是。
《乐队的夏天》还是有点意思,虽然更凌厉的无法上台。